经天纬地,济世安民|欢迎报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编者按
1912年,严复就任国立北京大学首任校长时创立经济学门(系),这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学科的诞生地(更早则可以追溯至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商学科)。1985年,北大经济系领风气之先,创建经济学院,成为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北京大学设立的第一个学院。现在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覆盖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重要领域,本、硕、博培养体系健全完善,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ESI数据显示,北京大学经济学与商学学科2011年进入全球前1%,是中国内地此学科最先进入全球1%的学术机构,且这种全国领先优势保持至今;在QS 2018年排名中,北京大学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位列全球第31名、全国第一。在最新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里,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同时入选。
经济学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是“经世济民”、 “经邦济世”等词的简化,其内涵十分丰富,蕴含了知识分子对天下百姓的重任,体现了心系黎民苍生的广阔胸怀,强调的是一种治理国家、安定百姓的概念。而现代的“经济”一词则是从日本引进的对“economics”的翻译,指的是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资源、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而 “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核心目标是使资源配置最优化。
“经济学是一门主要研究如何进行选择的学科。因为资源的有限性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永恒矛盾,经济学研究如何进行选择才能更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国民福利。这种选择也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比如说,资源的配置主要采取计划的手段还是市场的手段,这涉及到经济制度的选择;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数量扩张、外延式发展还是技术进步、内涵式发展,这涉及到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通过资本市场还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企业运行中的资金问题,这是一个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选择;还有,在强国与富民的问题上,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上,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上,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上,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上,在如何参与国际竞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无不需要经济学的分析。”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孙祁祥院长
在2015年经济学院开学典礼的演讲
经济学院学什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本科下设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财政学,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六个专业。学生在本科初期接受“通才”教育,大二下可根据自身兴趣与发展规划自由选择专业。
经济学
专业课程:
中(外)国经济思想史、中(外)国经济史、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资本论》选读、发展经济学、社会实践
经济学系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历史与实证并重,重点研究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学、经济分析工具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课程: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学、世界经济史、世界经济概论、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本系培养方向主要侧重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转轨经济、国别经济、WTO研究等。培养经济理论扎实、外语熟练、熟悉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综合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
金融学
专业课程:
金融经济学导论、公司金融、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概论
金融学系的培养侧重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工程、投资学与资本市场等领域。本科阶段的学习可以使毕业生掌握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于保险等方面实务能力的坚实基础;熟悉金融市场发展历程和状况,了解国家有关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
专业课程:
保险学原理、风险管理学、公司金融、保险经济学导论、保险精算学、金融会计、社会保险、保险资产管理
该专业培养侧重于国内、国际风险管理与保险经营管理工作,着力培养“有专长、基础宽、素质高”、能够胜任国内、国际风险管理、保险、精算及社会保障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财政学
专业课程:
财政学、福利经济学、国际税收、统计学、社会保险、公共经济学、预算经济学、比较税收学、公司金融
人才培养体系兼顾理论和实务,学习重点侧重经济学理论基础,财政税务制度和实务,公共经济政策研究与制定,宏观经济管理。
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
专业课程:
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增长、生态经济学、环境资源经济学、人口健康经济学、能源经济学
以改善发展中国家的人类福利及促进环境资源合理开发保护为使命,致力于研究学习资源最优开发、产业升级及发展环境可持续理念。
前两年的“通才”教育使得经济学院的学生都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知识基础,对实际经济的运行发展有着新的认识。接下来两年的细分专业教育可以使得同学们进入各个非常有趣的领域钻研,领略真实经济世界中经济实务的风采。
经院名师
平新乔:“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老师”
虽然平新乔学术成果卓著,但他还是最喜欢别人称他为“老师”。在他获得的众多奖项中,他最珍视的称号就是2015年以北京市排名第一获得的“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和2011年获得的“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名老师,我一大半的贡献都在于给本科生、研究生教课。”
即使科研工作繁忙,平新乔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给本科生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财政学、经济学原理等课程。与学生交流的答疑时间是平新乔最享受的过程,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学生讨论时提出的问题,有时甚至为了这些问题在夜里辗转反侧。一个问题可以与学生来回讨论两天。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平新乔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这些学生身上,我看到了经院的未来、北京大学的未来和祖国的未来,让我对于经济学院抱有希望。经院目前的主要矛盾在于知识的供给侧,而不是需求侧。”
平新乔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即使他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教材出版以来受到热烈追捧,先后重印24次,他仍不放弃对讲义的精益求精。每一年开课他都会花费巨量时间重写一遍自己的讲义,力求让学生跟上理论的发展步伐。“基础课也可以教得很前沿”,他不断创新课堂形式,在经济学原理的课堂上要求大一学生搜集实际经济数据并进行回归分析。
教书育人数十载,平新乔早已桃李满天下。“最近参加几次国际水平级的学术会议,发现会议主讲人里有近一半是我过去20年里在北大教过的学生。”这是历史给予平新乔的褒奖:他的学生已经能够在世界一流学术论坛上发言、发论文,他的学术生命在新一代学生身上得到了延续。
(引自公众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大120周年校庆之“经院学者” | 平新乔:胸怀未来的教育者,一心为国的求知者)
结语
经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说经济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在经济学院,无论你是对该如何评判一个公司或一支股票的价值、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组合才能收益最大化、今天的1块钱和明天的1块钱价值相同吗、精算师是如何衡量风险的这样与自己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微观问题感兴趣还是对GDP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对它的研究如此重要、1美元能兑换多少人民币到底是如何决定的、税收制度是怎么制定的、中美贸易战的结果会走向何方这类的宏观经济问题感兴趣,对广义经济的学习都能满足你的求知欲。
编辑:刘威
美编:蔡翔宇